注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历史传承赓续红色血脉
王向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发掘历史财富、注重历史思维、延续历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苦难到辉煌的重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历史传承,他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中国人民大学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一定要把这一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传承好,激励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不仅是对中国人民大学的希望和要求,也是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有着极为重大的纲领性指导意义。
注重历史传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根源
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中,出现过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文明古国,它们都曾以自己璀璨的历史光华,照亮了人类文明前行的道路。但在这些文明古国中,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原生文明,几乎都消散在了历史的烟尘中。唯有中国以自己顽强的历史传承,始终延续了自己的原生文明。仅以中国的文学艺术为例:春秋的《诗经》、战国的《楚辞》、汉代的“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悠久的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代代承接。英国思想家罗素发出惊叹:“自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包括罗马的帝国,都消亡了;但是中国却以持续的进化生存下来了。”回望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五千年的雨雪风霜,中华民族生命的藤蔓历经磨难却依然生生不息,在世界历史上呈现出了一种最悠久、最有生命力的文明形态。
正是在源远流长的文明传承中,我们创造和形成了“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中国人民固有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历史传承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和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融会贯通起来,充分汲取中华民族5000多年璀璨文明的精华养分,丰富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信自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磅礴的文化力量。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重大主张的内在缘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珍视并充分发掘中华民族独有的深厚历史文化财富、注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方面体现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和中国共产党的红色传承,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历经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也将在生生不息的传承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传承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一向高度重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先后制定了三个历史决议,极为深刻全面地总结了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经验得失,从而以史为鉴、启迪今天、开创未来。在最新修订的党的二十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首次把“学习党的历史”作为党员义务写入党章,这是一个有着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的重要规定,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尽到的义务。同时,二十大的党章修正案还第一次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写入党章。这些极为重要的修订,充分体现了对历史传承的高度重视。
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有着厚重深沉的历史感。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每一个重大的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总是特别注重以历史启迪现实、开创未来。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也正是在总结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随后的几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过西柏坡、遵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时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和新当选的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到延安考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到地方考察,都要瞻仰对我们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主要的基本上都走到了。每到一地,重温那一段段峥嵘岁月,回顾党一路走过的艰难历程,灵魂都受到一次震撼,精神都受到一次洗礼。每次都是怀着崇敬之心去,带着许多感悟回。”
历史是现实的镜子、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不可遗忘,历史和现实不可分割。搞好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注重传承。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传承、对学校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红色基因的传承,用以激励当代青年立大志、做大事,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抚育一代青年成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而教育的根本问题又是要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注重对青年一代进行历史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要想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关键就要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即用鲜活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来支撑所讲的道理,又用合乎逻辑的道理来解释历史。
譬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考察调研,就充分体现了“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也就从哪里开始”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大学从陕北公学成立之初就鲜明提出要培养“革命的先锋队”,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培养“万千建国干部”,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培养“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再到新时代提出培养“复兴栋梁、强国先锋”,始终不变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展现了“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把这一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传承好,守好党的这块重要阵地。”
再譬如,把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机地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门课程教学中,真正让广大青年学生从历史的传承中感受信仰的力量、牺牲的伟大、奋斗的艰辛、成功的不易、责任的重大。通过历史传承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从历史传承中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发扬更大光荣。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好历史传承,可以有多种手段。通过在各类学科学习中注重应用历史题材,对理论问题进行历史分析,对现实问题注重把握历史方位,注重应用各种红色资源进行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等,都是教育和培养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成为时代新人的重要而有效的环节。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征程上,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更加需要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在传承中继承和不断创新,并将其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培养出一大批植根中国大地、了解中国历史特别是红色历史、懂得中国国情、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染、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