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长信箱
  • 师生留言
  • 一网通办
  • 课程中心
  • 查询系统
人物·故事

名师有约 | 教学名师 李志慧

作者:记者:马丽娟 来源:宣传部 发布:2021-05-06 点击量:

教学名师李志慧:一腔热血育英才,四十载拼搏展壮怀

 

  

李志慧,1949年生,西安人,中共党员。现任陕西终南学社副社长。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高等书法研究会副会长、陕港中学生书法教材编写委员会顾问。从事古代文学、文化学、民俗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庄子探微》,《史记文学论稿》等专著18部;主编陕西省教育厅重点教材建设项目《大学语文》;合著《隋唐民俗史》。治学之余,颇耽于散文、诗词、书法创作,发表散文百余篇,诗词数百首。书法作品为陕西碑林博物馆收藏。学术与艺术业绩,收载《中国高校百名年轻教授辞典》《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大辞典》《当代中华诗词家大辞典》《20世纪陕西书法简史》《陕西文化名人大辞典》等多部辞书。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躬耕教育四十余载,李志慧教授在古代文学、文化学、书法史论和民俗学等专业领域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在学术界、诗词界、书法界有较大影响力。他于1975年从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从此开启了教师生涯,找到了愿意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在从教的四十余年里,李志慧教授潜心治学,教书育人,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书写着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从教以来,李志慧教授一直都按照传统文人的素养来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了“术业有专攻”。他不仅对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即古代文学尤其是先秦两汉文学学有专长,对哲学、美学有很深的钻研,在诗词歌赋、散文、书法创作等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能即兴写出格律严谨的诗词曲,挥洒出颇有书卷气的书法,将理论家的思辨、学者的深厚和艺术家的才情,完美地集于一身。他的学术与艺术业绩被收载于《中国高校百名年轻教授辞典》《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大辞典》《当代中华诗词家大辞典》《20世纪陕西书法简史》《陕西文化名人大辞典》等多部辞书。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之中,李志慧教授一直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八个字要求自己。他认为,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应成为学生的典范。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应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生活目标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要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学生,以德治教,以德育人,言传身教,润物无声,要让学生从教师的行为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这就是“行为世范”,也是一种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李志慧教授认为,身为人师,还要通过自己的学识来传道授业解惑。古语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中国古代把教师分为两类,一类是经师,一类是人师。经师就是给学生传授文字、音韵、训诂方面的知识,教导学生熟读经书。人师则如《韩诗外传》所谓:“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意思就是智商很高,行为高尚,才可以作为学生的表仪。不应该只满足于做“经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应该做“人师”,要有道德、有品性,要用自己的行为、品行、言语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表率。

以高尚情怀追寻教育之梦

“我于2008年春天来到终南山下,如今算起来已经整整13年了。13年来,令我感受最深的不仅是西译和谐的自然环境和校园氛围,还有它科学的办学理念和特色独具的大学文化。13年来,我与西译的感情愈加深厚。”用智慧点燃智慧,用生命影响生命。李志慧教授曾在公办大学任职,退休后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民办教育事业,于2008年春加盟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他用自己的爱心和付出,延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和热爱。

多年来,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大力引进知名专家、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创办终南学社,开设终南大讲堂,营造浓厚的文化学术氛围,秉承“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爱生如子、厚德敦行”的西译精神。丁老院长提出的高尚教育浸润在西译的大学文化氛围和浓浓的人文情怀之中,体现在教育工作者高尚的道德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之中。李志慧教授说:“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创始人丁祖诒老先生是民办教育的开拓者,他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继承和发扬了民族教育的优良传统,将高尚教育的理念落实在他办学的各个层面。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百工技艺教育,都贯穿着高尚教育的精神。这是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保证。继承中国高尚教育的优良传统,对于弘扬当代高尚教育,更新教育理念,建设校园文化,构建人才高地,大有裨益焉。”李志慧教授认为,丁祖诒老先生提出的“高尚教育”与其之前提出的不以营利为目的“取之于学用之于学”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让无助者有助,让有志者成才,让奋进者辉煌”的办学理念,它体现在办学者的高尚,办学目的、手段、管理方式的高尚,受教育者的高尚等各个层面。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不论是在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方面都有着天然的优势。有幸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做人、变革、奋进,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李志慧教授深情地说道。他曾在诗文中多次描写神凝太乙、徜徉终南的西译之美,和学子们朝气蓬勃的青春美。“西译学子有太乙河伴随着,有绿柳掩映着。他们终年生活、学习于青山绿水之中。有山水滋润着身体,有知识滋润着心田。尤其是清晨,太阳在东峰上露出笑脸,数万学子在太乙河畔晨读,引来终南山下的一片天籁之音。终南四季有别,但西译院中青山依旧,绿水长流。”他曾在一首散曲中写到:“春到太乙舞霓裳,佛晓时添一番景象。朝晖腾跃照扶桑,俺这里书声琅琅。莘莘学子迎早春,春来早读涌热浪。山脚下,眼看着成群结队,耳听着声震八方。这边厢画写意,练口语,吟唐诗,演开方,闻鸡起舞豪情壮。看身边桃红柳绿燕飞舞,呖呖莺歌欢声唱。莫误这好时光,读透那五经四史,诗赋文章。”

借得天池灵水秀,终将探取骊珠来

在经济腾飞、民族崛起的时代,如何继承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重树民族正气,再振华夏雄风,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也是以李志慧教授这一代长期从事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的职责和使命。在西译任教之后,李志慧教授开始领悟终南山的审美情趣,也不断在理论层面探讨终南文化的深厚底蕴。他的诗文集《解读终南》就是一部以终南山和终南文化为解读对象的诗文集,书中既有他在终南山居期间,对天地自然、人际关系和伦理亲情的真切体悟,也有他在山居期间的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和心中所感,以及对终南文化的理性思考和理论探讨。

2020年4月20号,习总书记到终南山视察,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指出,秦岭终南山地处中国南北的分界线,是中国中央的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在李志慧教授看来,终南山除了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之外,还有一个地理特征,就是距离十三朝古都长安很近。由于这两个地域特点,从西周时代开始,这里就是中国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终南山养育了我们的民族,也孕育了终南文化。我们应该珍视它,维护它,发掘它,弘扬它。

丁祖诒老院长曾谈到,他的后半生就干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创办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一件就是成立陕西终南学社。现在回忆起陕西终南学社成立时的场景,李志慧教授还印象深刻。他说:“陕西终南学社在终南文化研究、交流方面一直都坚持遵循着丁祖诒老先生所确定的‘扬中华文化之魂,串中华文化之珠,寻中华文化之根’的宗旨和‘为文化立心,为学术立极,为教育创新道,为未来开风气’的远大目标,不断开创终南文化研究的新境界。”

谈到陕西终南学社近年来的工作,李志慧教授娓娓道来:“陕西终南学社始终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深入开展终南文化研究,广泛进行文化交流,为区域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为西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十二年来,学社举办“终南大讲堂”17次;创办《陕西终南文化研究》季刊45期;建成终南文化馆和终南文献馆;培养了一批青年科研人员;出版《终南文库》三辑9部。”

2019年,终南学社于成立十周年之际召开了学术研讨会,与会人员对终南学社多年来在开展终南文化研究、陕西地域文化研究,促进西译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国际交流,提高师生的人文素质,提升西译在社会上的知名度等多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如今,陕西终南学社在陕西地域文化研究领域已经独领风骚,已经成为陕西省人文社科普及基地,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谈到接下来的工作,李志慧教授表示,下一步学社将继续以“神凝太乙,携手终南,纵马长安”为主线,坚持走出去,请进来,邀请著名学者走进终南大讲堂,举办终南文库第三辑的首发式和终南文化高层论坛,组织学术团队到终南沿线进行专题文化考察,进一步开拓研究领域,逐步完善终南学科体系、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最终建立一门地域文化学的学科体系——终南学。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岁律推移,天仪轮回,天地间歇者自歇,留者自留。终南山将永远保持着钟灵毓秀,终南文化将永远保持着它的生命力。”李志慧教授以丰硕的学术成果,深情地诠释了他在文化事业上的坚守与传承,也体现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

多年来,李志慧教授对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可谓情有独钟,对学校的学生也是感情极深。为此,他借用这段寄语送上了对莘莘学子们的美好祝福:

正是人间四月天,闻鸡起舞铸华年。

天地万物吸收阳光雨露,开花结果,正酝酿着一个红红火火的夏,将迎来一个金光灿灿的秋。

祝愿同学们在人生的四月天里,珍惜生命中的春光,在终南山下读书、做人、变革、奋进,夯实专业基础,历练人文情怀,将自己培养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专门化人才,给自己的生命交出一份完满的答卷。

九万里风鹏正举!

分享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