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学者亢西民:师者本色,学者风范
亢西民,山西永济人。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省级教学名师,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项目负责人、首席专家。现任bat365官网登录入口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校聘终南学者。兼任中国外国文学教研会副会长、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人文社科项目、社科奖评审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小说、现代与后现代主义、中外戏剧关系;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外国文学、比较文学、外国文学名作鉴赏、西方小说研究、西方戏剧研究、现代与后现代主义文学、中西文化史专题、中西小说比较研究、学科研究方法论等。出版的主要著作有《西方小说形态论纲》《爱神和她的世界--情爱视野中的西方文学》《关公神话传说》《20世纪西方文学》《新编外国文学史教程》《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史纲》《莎士比亚戏剧赏析辞典》《中学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多元性对话与话语建构》等;主编丛书“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建设系列教材”“山西神话传说研究丛书”“太岳学人丛书”等;参编《现代派文学辞典》(编委)、《外国文学史》(全国自考教材)等著作20余部。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4项。
潜心研究笔耕不辍
人生最值得欣赏的风景,就是自己奋斗的足迹。自少年时代起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再加上自己的专心苦读,1977年,亢西民作为高考恢复以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如愿被录取到山西师范学院中文系,由此开启了他的漫漫求学路。亢西民没有辜负大学的青春年华,在四年的学习时间里,他争分夺秒的学习,如饥似渴的读书,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982年大学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留校考试,选择留在外国文学教研室做了一名大学老师,实现了他的教师梦。在留校任教之初的几年间,他有幸跟一位从北师大调回学校的老教授做助教、助手,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认真备课、讲课,学习如何才能做一名优秀的大学老师。
人唯有不忘初心,方能一往无前。1986年亢西民继续深造,考取华东师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助教班,学习硕士研究生课程。从华东师大王智量、倪蕊琴、熊玉鹏等一批老教授和陈建华等青年教师“海派学者”身上,学习如何做学术研究,做一名出色的科研工作者和学者。亢西民坚持一边教学,一边科研,在不知不觉中逐渐走向成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科研和教学之路。1987年从华东师大毕业回校之后的四、五年间,刚过而立之年的他迎来了学术上的第一个爆发期,先后出版了专著《爱神和她的世界——情爱视野中的西方文学》、教材《外国文学史纲》、辞书《莎士比亚戏剧赏析辞典》等著作和一批学术价值颇高的论文。其中《莎士比亚戏剧赏析辞典》一书作为中国莎学研究成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
不问浮华,一门心思作学问,亢西民与他的老师们一样,都将学术研究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2005年在天津师大师从我国东方文学、比较文学大家孟昭毅先生攻读博士学位时的亢西民已是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教授和省级教学名师,为了将自己的学术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勇于探索、追求向上的他重新踏上了求学之路。
多年来,亢西民在西方小说以及戏剧方面极有研究。学术之路苦乐参半,那个时候的他常常熬夜,经常一晚上不睡觉,白天看书、找资料,晚上写文章,第二天早上洗把脸就去上课,但他从不觉得苦和累,可谓乐在其中。比如在给学生讲某个作家之前,他自己一定先要阅读大量的背景资料,对其做一个全面的理解。当时的他几乎搜集并阅读了所有著名作家,如莎士比亚、莫里哀、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的传记,这些传记多则几十万字,少则十万、八万字,他都认真研读,以做到知其人、品其文,从中探求解读作家创作的密码和入门路径。出于对小说的喜爱和对学术的尊重,同时为了给西方小说发展建立一个属于它自己的理论框架,他曾经冒着不被学术界认可的风险,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撰写出一本在当时国内很少的有关西方小说研究的专著《西方小说形态论纲》;为此他曾用几年时间对西方小说及相关理论经典进行细致研读。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精益求精、无视名利的精神品质使得亢西民在学术科研领域硕果累累,他在西方小说领域的研究成果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他在后来,陆续撰写、主编出版了《20世纪西方文学》(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外国文学》《新编外国文学教程》等多部著作,以及“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材建设系列丛书”“太岳学人丛书”,在国内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由于受到博导孟昭毅老师的影响,同时为了弘扬中华文化,将中西文化打通,亢西民后来将研究方向转向中国文化、比较文学等方面。他说:“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研究是一个学人和知识分子责无旁贷的责任和担当”。“山西神话传说研究丛书”作为他这一阶段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面的成果已经出版发行;作为山西师范大学戏剧影视专业中外戏剧关系方向博士方向(点)的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他带领和指导博士生团队所做的“五四以来西方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的系列研究,已有许多成果问世,得到国内学术界的肯定和认可。
在2006年之后,亢西民走上教学行政管理岗位,先后担任山西师范大学的文学院院长、学校教务处长职务。他大胆改革,砥砺前行,取得许多骄人的成绩。在担任山西师大文学院院长期间,他带领团队,积极努力,使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批教育部首批特色专业;实施师资建设博士化工程,短短三年时间使文学院教师的博士学历增长三倍,达到80%;狠抓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在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上,使该校文学院的汉语言文学硕士一级学科全国排名达到50名,文学专业排名进入百强,排名80名,得到山西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的表彰。在担任教务处长期间,他积极配合实施学校的发展战略,推进学校与地方合作,与山西省三分之一的县区建立“教育创新试验区”;在山西省全省开展的“换岗支教”工作,得到教育部的支持、肯定和推广;在全校推行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活动,获得山西省高校教学先进单位的奖励。
弘扬中华文化 打造人文西译
“由于有过多年参加全国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学考试命题及编写相关教材、考试大纲的工作经历,使得我对bat365官网登录入口早有耳闻。西译是一所很有名的民办高校,它有着优秀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来到这里后让我有一种家的感觉。”2019年,亢西民教授作为终南学者加盟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并担任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几年来,他创新形式,勇于探索,带领他的团队在教学科研管理、强化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青年教师的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020年,在亢西民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前期充分调研论证,文学与传媒学院基于我国高等教育和民营院校的发展形势以及西译的地缘优势和文传院的实际,先后建立区域文化与文学、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与文学、戏剧与新媒体五个科研教学中心。亢西民教授表示,五个中心的成立是文传院本着“扬长补短、内涵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双一流专业建设、新文科建设的精神要求,以团队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学院的教学科研水平、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各中心在筹建过程中,均选择一名在国内、省内有一点影响和知名度的教授作为带头人,制定明确的近期、中长期科研教学计划、攻关项目和实施方案,集中、整合文学与传媒学院的教学研究力量,发掘陕西及关中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区位优势,开展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合作,进行团队协同作战和科研、教学攻关,力争近几年在学校的高级别科研项目申报和科研成果产出、双一流专业和金课的建设、优质教材编写、教学名师与科研骨干培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亢西民表示希望将这五个中心建设成文传院科研教学工作的平台、学生实习实践的平台、青年教师成长的平台、社会服务与成果转化的平台,全面推进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和新文科建设;实现科研引领教学、反哺教学,科研教学相长;同时对学校的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社会服务方面起到促进和助力作用。
与此同时,亢西民还积极推进和国内、省内有关文化教育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和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陕西长镜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陕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西安话剧院等一批省内外著名文化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为学院的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搭建平台。他还邀请许多国内著名学者、教授来校学院进行讲学和交流,促进学院的发展和建设。
亢西民教授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他深知,只有教师队伍水平的提升,才能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近年来,他利用自己在高校学术界的人脉不断为文传院引进高层次人才(专职教授和首席教授),并积极推行学历提升工程,力争使中青年老师实现学历博士化。
亢西民教授平时也会悉心指导青年教师,帮助他们设计教学科研的主攻方向,指导他们参加各类讲课大赛以及专业教学研讨等活动,力促将教师的文化素质、教学艺术的提高和教学实践融为一体,使教师在理论指导和互相切磋的实践与研究中不断提高。他认为,青春就要发出灿烂的光芒,青年人一定要有上进心和竞争精神,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作为教师,一定要热爱自己的职业,不断提升科研教学水平,积极参与教学、科研项目的申报,不能只是满足于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传输,要理论联系实际,参与创作、实践活动。
“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获批为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基础上,2021年,我们将争取突破一个国家级和一到两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打造三到四门精品课程。”亢西民教授表示。谈到文传院的远期发展规划,亢西民教授说道:“自2008年9月成立以来,文传院(前身为人文艺术学院)在前两任院长李志慧教授、吴进教授的带领下在学院的发展和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在发扬人文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营造浓郁的人文气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区域文化研究,通过区域文化研究和推出标志性的成果扩大学校在陕西、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我们要努力参与到地方和社会的经济文化建设中,宣传我们的陕西文化,讲好陕西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学者风范 教师情怀
亢西民教授认为,“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有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敬业的精神,还要有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老师首先要对得起自己的学生,对得起学生家长,对得起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想要给学生一碗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多年来,亢西民教授一直都将书籍看做是他的精神食粮,在给学生上课之余,他博览群书,努力将书中的知识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他心里始终装着学生,非常看重对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多年来经他严格培养、鼎立举荐到诸如北大、人大、南开、复旦大学、北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暨南大学、天津师大、上海师大国内高校以及名师攻读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学生不计其数。从教近四十年来,亢西民教授以扎实深厚的专业素养、宽阔的学术视野、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赢得了学术界的肯定,同时他锲而不舍、默默耕耘、尽心尽职的师者风范也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可谓桃李满天下。
“读书、思考、实践。”这是亢西民教授送给大学生的六个字。他说:“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要善于读书、热爱读书,多读经典、多读原典。要勤于思考,一面学习,一面思考,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自己明辨事理的能力、逻辑思考的能力、分析解决事物的能力。要勇于实践,学以致用,用以促学,通过实践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思考的结果,化作自己基本的素质和能力。只有这样将来才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的需求。”
亢西民教授时常跟他的老师和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他认为,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一定要把个人理想融入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中。要专心致志做学问,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守清贫,持之以恒;要坚持自己的学术方向,甘于寂寞。事实证明,亢西民教授正是拥有了这种坐“冷板凳”的耐力与能力,有了满载关爱与责任的职业精神,有了走过了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最终才得以在学术之路上攀登了一座又一座高峰,并收获了满园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