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转型为契机 建设一流翻译专业
外国语学院的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在“外语+专业+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下,“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养和身心素质,高尚的职业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翻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强的中英双语学习能力、转换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技能,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在商务、旅游等领域从事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翻译人才”。既符合了《全国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的指导方针,又打造了自己的特色。
在十三五的开局之际,学院提出了“建设一流学院、一流专业,推进转型发展”的指导理念。为培养服务于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高级专门人才,翻译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改革、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及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等方面都深入研究,并有了一定的进展,为翻译专业的职业化教育转型,为一流专业的建设夯实了一定的基础。
我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着力打造“一主体双引擎”,在院系,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主体中,打造双引擎的核心主导者是教师,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建设一流专业的基础。着力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提升教师核心能力,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建设一流专业的保障。
随着教师职业要求的不断提升、学生素质的不断变化、社会的与时俱进,教师的核心能力也从对学科前沿的把握能力、了解学生实际需求的能力、对社会人才预期的领悟力以及根据情境变化设计课程的能力提升为教学科研的平衡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力以及学生心理辅导与专业辅导的复合力。为提升本专业教师的核心能力,加速本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本专业“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将继续鼓励教师“走出去,带回来”:选派教师参加与翻译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带回来最前沿的学科专业信息。鼓励教师参加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教师能够给学生提供学术给养及引领示范效应。通过各项科研教改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教师只有拥有以实践为中心的意识、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以自我提升为中心的意识,才能逐步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才能更好的向专业化发展,才能更快的成为“双师双能型”教师,才能更好的打造翻译专业学生的双引擎。“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一流专业建设的需求,更是一个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翻译系在2015年4月正式成立本系学习互助小组。通过学习互助小组的各项活动,由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学习态度。学习互助小组运转2个学期,共举办各类英语类竞赛5次,效果良好,受到低年级学生的认可与好评。通过学习互助小组,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得到加强,在相互学习、相互竞赛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中重要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得到培养。
为了更好推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翻译专业将继续深入研究与探讨,尝试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接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各种课外学术活动,组织主题研讨会、研究小组及参加学科竞赛,更好的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意识,为后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增添动力。
一流专业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凝练专业特色,提升教学质量,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强化专业实习与实践环节,培养适应社会需求,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翻译人才,是建设一流专业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