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8日下午,由bat365官网登录入口英文学院主办的博士论坛系列讲座第五场“君子不器: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的‘道’与‘技’”在我校西区体验教学中心多功能厅拉开帷幕。陕西师范大学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民俗学会副会长李永平教授应邀主讲。英文学院教师近百余人聆听讲座。讲座由英文学院院长王文教授主持。
李永平教授首先从“技”的方面论述了申报课题四个方面的要点。首先是选题,他指出要以问题为导向,突破学科本位主义藩篱,创建新文科,提出学术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并以五个案例为支撑详细介绍了自己研究中的经验和方法,阐述了“文学人类学、比较文学的意义在于跨学科”的深层内涵。之后,李教授讲到要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熟知非真知,并列举了四重证据法,介绍了“立体释古”“证据间性”等多种途径证据支撑方法。此外,李教授讲到申报课题时一定要关注研究前沿动态,做到认识透彻、归纳到位,评价恰切,这是后面价值意义的逻辑基础。其次,申报书要做到表达顺畅,具备较大信息量且层次逻辑清晰。
在“道”的方面,李教授结合外语学科的跨文化比较优势,谈到申报者要对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具备深入把握,“不在人多的地方开车”,做到研究课题要创新,让学科“出得来,进得去”;明确大投入大产出,学术研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另外,李教授还提到申报项目要凭借硬实力,执着并保持心态平和,惟有改变观念,方可峰回路转。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作为高校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本学科的知识,更要对多个相关领域有所涉及,为此方可抱一应万,在申报项目以及未来的科研工作中如鱼得水,步步深耕。在讲座最后,李教授对台下教师们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详细解答,在热烈的掌声中,持续一个半小时的讲座落下帷幕。

李永平教授作“君子不器: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的‘道’与‘技’”主题讲座